欢迎来到安博国际官网官网,安博国际官网主要经营 安博国际平台安博竞技app下载~


安博国际官网专注于生产销售金属修补剂,钢铁铜铝修补剂,铸造缺陷修补剂,设备耐磨防腐等修补修复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博国际官网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聚焦“小莉100秒”如何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时间:2025-05-04 04:33:15    来源: 安博国际官网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聚焦“小莉100秒”如何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摘要:经济日报积极适应融合发展新要求,着力打造“小莉100秒”等一批短视频专栏,以轻量化报道把握时度效,以专业化解读拓宽受众面,以精细化视觉增强表现力,将高品质内容与契合传播特点的形式相结合,不断的提高传播效能,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全媒体时代,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媒介技术的迅速迭代重构着传播环境和舆论生态,呈现出舆论主体多元化、舆论生成机制多样化、舆论环境复杂化的趋势。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新变化新环境意味着新挑战,需积极转变思维方法、打破思维定式,不停地改进革新传播手段。在适应融合传播新形势的同时,主流媒体需主动作为,努力提振主流话语声量,塑造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经济日报积极适应融合发展新局面新要求,努力探索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经济新闻可视化表达的新路径,着力打造一批短视频专栏,“小莉100秒” 节目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小莉100秒”专栏围绕记者刘莉打造个人IP,聚焦经济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等内容,说出“是什么”,深挖“为什么”,讲好“怎么看”,以轻松明快的清新表达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受众的欢迎,微博线秒,带你去看大花篮!》,到2024年11月9日推出《跨越万里,这些非洲“明星产品”火了!》,“小莉100秒”已经正式推出超90期节目。90个“100秒”,算下来总节目时长不过两三个小时,却成为经济日报以融合思维再造采编生产流程、构建内容产品的创新尝试。

  要加强舆论引导,首先要增强话语连接力,通过形成共识打动受众,才能形成话语穿透力,发挥有效引导作用。

  如今,“轻量化”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大趋势,这类报道往往简洁明快、突出重点,契合用户接受习惯。“小莉100秒”节目设置每期100秒时长,就希望通过以短平快为特征的轻量化表达,借助小体量更好地抵达受众。同时,每一期都力求从具体而微的“小切口”出发,从某个事件、某个时间节点或者某种热门现象入手,让内容贴近网民感受,努力实现宏观视野的柔性转化。

  以2023年1月21日的“小莉100秒”节目《回家乡更快了!|小莉春节Vlog》为例。2022年,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我国第一条桥隧比超98%的复杂险峻山区高铁,所经地段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是一项令世界惊叹的工程奇迹。2023年春节,“小莉100秒”节目团队把“回家”的温情和“路”的便捷相结合,记者刘莉记录下首次乘坐郑渝高铁的过程,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示过去难以想象的从北京到重庆“朝发夕至”的经历。坐上高铁,随到随取的外卖、更加高效的路线、应接不暇的桥梁隧道……一系列交通发展的新样貌装进了“小莉100秒”的镜头里。每隔三个小时,记者将拍摄的素材上传共享,与后方紧密配合,进行分段剪辑,并制作视频封面等。第二天,节目就及时播出了。

  这样一则时效性和体验感强、经济味和人情味浓的视频,化远为近、举重若轻,将看似与受众有距离的“硬”新闻,以轻巧的角度呈现得平易近人,让世界工程奇迹在生活中有了具象表现。作为新闻工作者,记者刘莉和“小莉100秒”节目组把目光投向一个个影响生活的点滴变化,用文字与画面勾勒汇聚出这个时代阔步疾行的生动图景。

  在移动互联信息传播语境下,网络用户在接受信息时的心理需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一方面,平等、互动的交流模式更受欢迎,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需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种心理需求反映了网络用户对于主体性的重视,以及对于信息内容个性化和认同感的追求;另一方面,用户希望能够通过媒介获得新的知识或信息,对于内容有广度和深度的需求。内容生产者应当认识到用户的多元期待,在内容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兼顾用户思维和创新精神。小切口和大主题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和用户的深度参与。

  作为经济日报推出的记者个人短视频专栏,强调经济特色是题中应有之义。立足经济日报新闻舆论工作的主责主业,节目聚焦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亮点,突出创意新意,成为融合发展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如今,经济报道的职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政策宣传和财经资讯传播,其重要价值在于为受众提供具有实际效用和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对于经济现象深层次理解和分析的需求。这就要求团队精心策划报道内容与形式,对受众关注的议题保持敏锐感知,强化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促进经济报道更加立体化、多维度。

  在近两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小莉100秒”节目作为经济日报在全媒体报道中的发力点受到关注。尽管可供选择的主题领域广泛,但节目必须做好聚焦和筛选,把经济特色做出来,把经济故事讲生动。节目制作团队在众多潜在议题中精准定位,选择能够体现经济领域特色、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主题。通过精心策划和创意表达,将复杂的经济现象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增强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小莉100秒”特别节目“小莉看两会”聚焦经济话题:从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到直击经济主题记者会,从大众关切的民生话题到火热的文旅市场,从“新三样”畅销海外到两会顶流热词“新质生产力”……覆盖面广的同时主题突出,让经济信息借助强现场感得到充分呈现,积极寻找重大主题与生动报道的共通之处,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经济日报微博主持的话题#小莉看两会#传播量超1亿人次。

  在日常报道中,“小莉100秒”也通过系列节目聚焦多样的经济线年,节目与经济日报“关注”版合作,开设“宝藏小城探访记”系列节目。我国的许多小城里,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从事同一个产业;产业虽小,但从就业带动能力和产业布局来看,都是当之无愧的“宝藏产业”,也是我国产业体系中的宝贵财富。每当到达一个“宝藏小城”采访时,记者刘莉既是文字记者,也是节目出镜记者;既用笔写,也用话说;“关注”版团队与“小莉100秒”节目在增强策划意识的同时,也让融合意识更为凸显。湖南浏阳的烟花、河北平乡的童车、江西资溪的面包……“小莉100秒”走进这些宝藏小城,一窥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产业,通过持续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努力探索把复杂的经济问题具象化、生动化,以深入浅出的清新表述赢得更多受众,将高质量内容与契合传播特点的形式相结合,不断提升传播效能,努力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视觉效果在短视频节目的制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小莉100秒”这类新闻节目中,对于画面的精心设计和处理尤为关键。节目通过在视觉呈现和叙事结构上用心打磨,实现新闻内容的有效可视化,从而丰富了信息传递的维度和层次。

  具体而言,节目运用视觉创意,结合新闻内容的特点,设计出既符合信息传播规律又重点突出的画面。不仅突出色彩、构图、动画、音效等元素的使用,还通过信息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结合记者的出镜表达,将新闻信息转化为具象符号,使观众更快速、更直观地理解和吸收新闻内容。例如,2023年12月,“小莉100秒” 节目 《加快复苏!中国电影市场亮点多》以中国电影2023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为节点,盘点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2024年11月,节目开设进博会系列节目“小莉看进博”,通过多种数据展示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点。

  讲经济故事,难免用到大量数据,如何让数据呈现不枯燥,同时让网民关注到重点信息?节目以同色系、同主题为标准,对经济数据进行风格统一的可视化呈现,并用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让“声”“画”充分融合,详解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动向,拉近网民与“高大上”数据之间的距离。

  在制作过程中,节目致力于构建易于传播的标志性元素,以增强品牌识别度和用户参与度。如确立节目的标志性宣传口号以及根据各个传播平台的特性定制互动模块。此外,节目在制作质量上追求精致、精细、精美,特别是在视觉表现上努力展现和谐之美,确保整体呈现出大气、稳重且精致的风格。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元素,节目不仅在内容上提供深度价值,也在形式上追求艺术性和观赏性,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时代也是新闻人的“金时代”,受众接受信息场景的显著变化,呼唤新闻人的深刻洞察和理解。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策略必须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探索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这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足够敏锐,还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

  选题策划离不开角度和温度。如今的传播格局下,内容与形式之间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融合之势,这就要求在选题策划时即考虑全局,在结构框架中有效表达,在传播媒介中自成一派,潜移默化地增强舆论引导力。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选择贴近生活的选题,不仅是为了更好触达受众,更是为了体现报道温度。同时,对设置的议题进行多角度阐释,回应热点、剖析难点、亮明观点,让网民听得懂、愿意听,除了要有传者思维,更要理解受众心态。

  舆论引导离不开高度和态度。在复杂的舆论场中亮相,需表明立场、阐明主题、凝聚共识。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需持续提升议程设置能力,面对热点能把握、面对难点不逃避,把握新变化、拥抱新机遇,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小莉100秒”节目努力保持高站位,旗帜鲜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为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懈努力。

  媒体融合离不开广度和深度。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意味着将传播形式延伸得更有广度,通过内容本身、平台规律、用户习惯和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利用报网端微等多渠道传播资讯,建立多元化、立体式传播空间;另一方面,传播影响力还需走向纵深,用多种形式服务于核心传播诉求,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塑造传播新生态。

  “小莉100秒”栏目将努力创新形式,强化内容质量,进一步扩大经济日报优质内容的影响力。团队将继续探索如何用小切口讲好大主题、用小视角讲好大发展,通过鲜活的内容信息、多样的表现手段,努力展现经济发展的生动图景,见证砥砺前行的奋斗脚步。无论具体形式如何,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与媒体融合携手前行,为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故事作出应有贡献,正是节目不断努力的方向。(作者刘莉系经济日报社“小莉100秒”栏目出镜记者)